淺析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微濾膜處理技術各個標準 二維碼
1547
發表時間:2018-05-12 15:47來源:淺析膜處理技術各個標準 膜產品技術指標 膜產品的相關性能指標繁多,主要有分離透過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三大類,其中分離透過性能包括:產水量、水通量、純水透過率、截留分子質量(切割分子質量)、截留率、脫鹽率、回收率、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孔隙率、氣密性及完整性等;膜物理性能有:結構性能(外觀、膜面積、膜厚、膜絲內外徑)、機械性能(拉伸強度、爆破強度、彎曲強度、柔潤指數、斷裂伸長率)、電性能(荷電性、Zeta電位)、親水性(接觸角)及耐熱性(最高操作溫度)等;膜化學性能有:化學穩定性(化學相容性)、耐氧化性(短時余氯耐受限度、過氧化氫耐受限度)、耐酸堿性(運行及清洗pH范圍)及耐污染性能等。 膜分離透過性能反映了濾膜的適用范圍,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反映了濾膜的使用條件。膜分離透過性能是膜產品最重要的技術指標,相關研究和測試方法較多,也是現有膜產品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膜物理和化學性能指標除結構性能外,相關標準還是空白。 膜與膜組件標準分析 膜產品按膜分離過程分類為微濾(MF)膜、超濾(UF)膜、納濾(NF)膜、反滲透(RO)膜及離子交換膜等;按膜組件型式分類可分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纖維膜(柱式、簾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通用標準 通用標準包括《膜分離技術術語》(GB/T20103—2006)和《膜組件及裝置型號命名》(GB/T20502—2006)。其中GB/T20103—2006標準界定了膜分離領域包括電滲析、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氣體分離膜及離子交換膜的常用術語,對膜分離技術領域的221條術語進行了定義,適用于膜與膜材料、膜組件、液體分離、氣體分離及其他膜分離過程。GB/T20502—2006標準規定了膜組件及裝置型號的命名規則,適用于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氣體分離膜、電滲析及電去離子裝置。 反滲透(RO)膜標準 反滲透膜標準有4項:《中空纖維反滲透膜測試方法》(HY/T049—1999)、《中空纖維反滲透技術中空纖維反滲透組件》(HY/T054.1—2001)、《中空纖維反滲透技術中空纖維反滲透組件測試方法》(HY/T054.2—2001)和《卷式反滲透膜組件測試方法》(HY/T107—2008)。 HY/T049—1999標準規定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除鹽率和水通量的測試條件和測試方法,適用于進水為自來水、苦咸水及海水的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的測試。在測試前要進行試樣制備,將膜絲用環氧樹脂粘結于尼龍管或橡皮塞上,然后將固化的膜樣裝入測試管中在測試裝置上進行測試,但對樣品的制備及測試管的要求沒有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或說明。水通量的測定用量筒和秒表測量,不要求恒溫,測得的數據查表換算成25℃時的數值。 HY/T107—2008標準規定了卷式反滲透膜元件脫鹽率、回收率、產水量、水通量、密封泄漏點及氣密性6個參數的測試方法。脫鹽率可按氯化鈉濃度法或電導率法計算。 目前,中空纖維反滲透膜已很少見,工程中應用的幾乎全為卷式反滲透膜,但是缺乏對卷式反滲透膜元件性能技術要求做出規定的標準,質檢機構只能根據廠家的標稱值進行質量檢驗,評判尺度不統一。由時代沃頓公司承擔起草的海洋行業標準《卷式聚酰胺復合反滲透膜元件》發布實施后將解決這一問題。 納濾(NF)膜標準 納濾膜標準有1項,即《納濾膜及其元件》(HY/T113—2008)。該標準規定了納濾膜及其元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檢測、檢驗規則等。技術要求規定了在標準條件下納濾膜對于一價離子及二價離子的水通量和脫除率,脫鹽率可按重量法或電導率法測量。一價離子以500mg/L的NaCl為測試液,脫除率應不小于30%;二價離子以2000mg/L的MgSO4為測試液,脫除率應不小于90%。 超濾(UF)膜標準 超濾膜標準有3項:《中空纖維超濾膜測試方法》(HY/T050—1999)、《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HY/T062—2002)和《超濾膜及其組件》(HY/T112—2008)。 HY/T050—1999規定了純水透過率、截留分子質量及截留率的測定方法。所用標準物質聚乙二醇測試液濃度定為5000mg/L,操作上不易實現,應該給出一個允許誤差范圍;所用標準物質牛血清蛋白測試液濃度為1000~3000mg/L,范圍太寬,不科學。關于純水透過率的測試條件,對測試結果有重要影響的測試液溫度及回收率,標準中未做出規定,缺乏嚴格性。 HY/T062—2002規定了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試驗方法等。其中試驗方法均要求按HY/T050—1999的規定操作,但這兩項標準有不對應的地方,例如在HY/T050—1999中找不到“外觀檢測”和“滲漏檢測”的規定;另外所用術語也存在不統一,例如HY/T062—2002中“純水通量”指標在HY/T050—1999中以“純水透過率”表述。 HY/T112—2008規定了對超濾膜的技術要求,專門規定了用于海水預處理的超濾膜組件的技術要求。純水通量及截留性能試驗方法要求按HY/T050—1999的規定執行。另外,規定了完整性檢測、滲漏檢驗及耐壓性能試驗的方法,但后兩者按廠家標稱的最大工作壓力測試,無統一確定的測試壓力規定。耐壓性能試驗要求在標稱的最大跨膜壓差下運行12~24h,測試周期過長。 微濾(MF)膜標準 微濾膜標準有6項:《微孔濾膜孔性能測定方法》(HY/T039—1995)、《中空纖維微孔濾膜測試方法》(HY/T051—1999)、《微孔濾膜》(HY/T053—2001)、《中空纖維微濾膜組件》(HY/T061—2017)、《聚偏氟乙烯微孔濾膜》(HY/T065—2002)及《聚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HY/T110—2008)。 HY/T039—1995標準規定了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孔隙率等性能指標及其檢測方法。該標準適用于測定平均孔徑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徑(也可用泡點壓力表示)、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孔隙率,測試對象為膜片。測定裝置采用HY/T038—1995規定的CTL-D型膜孔徑測定儀,該裝置為杭州水處理中心自制,不具有通用性。 HY/T051—1999標準規定了用泡點壓力法測試中空纖維微孔濾膜最大孔徑的方法及水通量(又稱純水透過率)測試方法。 HY/T053—2001標準規定了微孔濾膜的產品標記、要求、試驗方法等。規定了膜的厚度范圍、親水性和疏水性微孔濾膜泡點壓力及通量值。泡點壓力測定按HY/T039—1999規定執行,通量是將濕潤的直徑為47mm的膜片裝在過濾器上在0.09MPa的負壓條件下測得,不要求恒溫,根據實測水溫時的通量值,用溫度校正因子換算成25℃的通量。 HY/T061—2017標準規定了殼式和無殼式中空纖維微濾膜組件的要求、檢測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殼式和無殼式中空纖維微濾膜組件的科研、生產、使用和管理。 HY/T065—2002標準適用于氣體凈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濾膜。過濾精度分為0.01靘和0.3靘兩種,性能要求中規定了空氣通量、孔隙率和截留率指標值。過濾精度與截留率采用氣溶膠和完整性試驗方法測定,孔隙率用汞壓儀測定。 HY/T110—2008標準規定了聚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產品的分類及型號、要求、試驗方法等。分別規定了疏水性膜和親水性膜的最大孔徑、孔隙率、氣體通量。對膜絲的平均直徑和壁厚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最大孔徑、純水通量按HY/T051—1999規定執行,孔隙率按HY/T065—2002規定執行,標準還規定了膜絲平均直徑、壁厚和氣體流量的測量方法。 簾式膜標準 簾式膜標準有1項,即《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GB/T25279—2010)。該標準適用于中空纖維簾式微孔濾膜組件和中空纖維簾式超濾膜組件兩類。規定了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檢測方法、檢驗規則等。對外觀、外形尺寸、無滲漏性及產水量做出了具體要求。產水量的測試條件:自來水,25℃,-0.02MPa。 陶瓷微孔濾膜標準 陶瓷微孔濾膜標準有3項:《管式陶瓷微孔濾膜元件》(HY/T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濾膜測試方法》(HY/T064—2002)及《陶瓷微孔濾膜組件》(HY/T104—2008)。 HY/T063—2002標準規定了管式陶瓷微孔濾膜元件的外觀、尺寸公差、性能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隙率、純水通量、彎曲強度及耐酸堿性能。性能測試方法按HY/T064—2002標準進行。 HY/T064—2002標準與HY/T063—2002配套。HY/T104—2008標準規定了陶瓷微孔濾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包括主要尺寸、使用條件等)、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 離子交換膜標準 離子交換膜標準有1項,即《電滲析技術異相離子交換膜》(HY/T034.2—1994),該標準規定了電滲析異相離子交換膜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指標包括外觀、含水率、交換容量、面電阻及選擇透過率。
文章分類:
環保新聞
聲明:本文源自盛鑫華業環保設備整合整理,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處理。 |
|